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曹津瑞世界上最远的距离,不是从北京到西雅图,而是站在乡愁的门口,却找不到回家的路。
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
毫无疑问,故乡是一个人的思想依赖和精神寄托。
在古时战乱的年代,“寄书长不达”
是因为“况乃未休兵”
。
而现在,家书不知寄往何处恐怕不再是因为战乱,而是因地名的随意更改,让人们找不到自己的故乡。
1994年,湖北省将荆州和沙市合并为地级市,改名为“荆沙市”
。
一篇名为《可惜从此失荆州》的文章发表后,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。
两年后,湖北省政府颁布通知,宣布撤销“荆沙”
名称,恢复了荆州地名。
对于一些地方来说,地名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代号,更是一种古典文化的传承。
遭遇了改名风波的城市,不止荆州一个。
与它有相同经历的还有被改名为黄山的徽州市,一个“徽”
字,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。
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,而是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文化的代表。
徽派建筑、徽商、徽墨,都证明徽州市联结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环。
而黄山这个地名,仅从发展旅游经济的角度利用了黄山的知名度。
距离黄山景区最近也要七十多公里的黄山市,实际上既代表不了徽州,也代表不了黄山。
丧失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旅游也无法真正发展起来。
地名的更改绝非儿戏,它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名字的变化。
只有尊重历史文化的延续,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,既是对文化的保护,又尊重了爱家乡念家乡的人们。
一个地名,就是一段历史碎片;一个地名,就是一幅风情画卷。
看似杂乱无章的地名,其实蕴含着众多的逸闻趣事,更承载着城市的人文底蕴。
说到这里,想起了我家楼下陪伴三代人的石墩。
物业曾经提出把石墩拆掉,可是业主坚决反对,因为石墩虽小,但它不仅承载着对往事的回忆,更是一个家庭的传承,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。
地名之于世世代代的居民,与石墩之于我们家相比的重要性必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因此政府机关若有更改地名的想法一定要再三斟酌,权衡利弊,尽可能保留地名中的文化。
保护地名,也许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心潮澎湃,无限幻想,迎风挥击千层浪,少年不败热血!...
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,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,又发现了两块大陆。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,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,它要...
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,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,一路高歌狂飙,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...
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,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,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,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!我要这天地匍匐,我要这轮回断灭!...
啥,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,居然要当奶爸?好吧,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,老子勉强答应了...
黄沙掩埋了白骨,夕阳下的风中,有着血腥的味道。大陆的痛楚,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,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,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,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...